image of the blog
ShadowThink Logo

Open FIESTA深圳行

记清华OpenFIESTA冬令营见闻

Open FIESTA简介

Open FIESTA的全称是Open Faculty for Innovation, Edu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是清华大学和法国交叉研究中心(CRI)的联合培养项目。从Open FIESTA的全称以及合作机构不难看出它关注跨学科的创新培养,致力于融合全球创新资源,探索促进科学、教育与创新发展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想思维,综合创新能力以及高度社会价值责任感的创新人才。项目的发起人是一直活跃于清华创新教育领域的徐芦平教授。

协同设计,工作坊

2016年的第一个星期六,我有幸参加了成都法语联盟举办的制作国王饼(Galette des rois)的工作坊,在儿童组的活动中有不少身居成都的法国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加活动。相比于中国家长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我觉得还是这种工作坊给孩子多些尝试要好很多,毕竟自己发现的兴趣才是真正的兴趣。在成人组的活动中我和Cafe Moo的大厨交流了很多,了解了很多法式糕点的知识,比如如何让面包形成层状,制作国王饼的面饼为利用好黄油要经过多次折叠、冷冻、再折叠等等,这让我很期待在到法国后能尝试学做更多的法式糕点。

king cake

这次在深圳举办的Open FIESTA冬令营,也是由不同主题的讲座和workshop组成的,相比与制作国王饼的工作坊更多了团队协作设计(co-design)的环节。冬令营大的主题是“智慧城市,魅力校园”,承接去年在巴黎举办的Open Assembly和今年将要在深圳举办的Open Assembly 2016和C40峰会。冬令营前两天,所有人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4个不同的小组,它们的关注的主题分别是:“生化武器”设计(co-lab bio-weapon design),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 K12教育(K12 STEAM Education)和创客咖啡(maker cafe)。

协同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它把不同背景的人组合在一起,交流合作中可以相互启发,带给参与者跳出自我固有思维框架的创新体验。拿第一个小组来说,学习生物、医药的和学习艺术的在一起协作能创造什么呢?看看它们的设计吧:

co-lab bio-weapon design

我选择了make cafe小组,希望体验一把创客的感觉。活动中第一次接触开源硬件Arduino,完成了又一个hello world程序:

hello world on arduino

在深圳做创客有先天的优越性——买配件方便!小组里决定做一个可以自动绕障碍的小车,下午定的项目,晚上就去华强北买材料,正是如全球首家智能硬件孵化器HAX的Benjamin Joffe来做演讲时所说的,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项目,在深圳一周等于在硅谷一个月。

smart car made by maker cafe group

我在maker cafe中的任务是设计算法,利用小车头部三个超声波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小车绕障碍。项目的实际背景是地震救援中,当道路还未抢通,可以先空投智能小车,携带物资,辅助通讯设备到地震灾区,这样的智能小车也可以先一步侦测灾区情况,为后续救援节省宝贵时间。抽象出原型级的功能,就是需要小车能在设定目的地后,自动绕障碍并到达目的地。和CRI的Jean Christophe教授讨论了一番,确定出小车绕障碍的基本策略,但参数上还需等小车实际测试。遗憾的是,后面两天我们又有新的任务,小车项目被搁置了,我的算法也就没能得到实践的验证。而新的任务就是设计暑期C40峰会的卫星活动,说实话,活动策划我还是第一次做,也并不怎么感兴趣,加之冬令营的几天晚上都玩的比较嗨,白天比较疲惫,小组里的讨论就参加的比较少。

总的来说,协同设计、工作坊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尝试了新东西,交到了新朋友,发现了新的爱好,希望一年后能在自己的简介里再加一个Maker!

make cafe team photo

游戏中学习

游戏中学习是这次冬令营中的一大收获。如何锻炼英语的逻辑思维呢?来玩英语环境下的狼人游戏吧!在冬令营结束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小组和法国朋友在一起玩狼人游戏到凌晨两点多,全英语的交流,尝试了中国和法国的游戏规则,提高英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深深被法国人的想象力折服了。看看法国帅哥画的狼人卡片:

DIY werewolf game cards

DIY werewolf game cards

中国学生做狼人游戏中的上帝(法国版本中的master)时,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游戏规则一条一条念,而法国人做master时,则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整个游戏规则贯穿到自己的编的故事中,显得风趣幽默。这样玩狼人游戏,不仅锻炼英文的听力、口语,逻辑推理能力,做master时还能锻炼storytelling的能力。中国人所说的“寓学于乐”大概说的就是如此吧。

90后创业者

这个话题本不想写的,但昨天看到了一篇报道“IDG投资推崇的90后明星公司“一起唱”融资失败 资金链断裂”,我决定还是写点我的思考。

这次Open FIESTA冬令营也见到了两位90后CEO,同作为90后,我是非常欣赏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毕竟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事业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一个是我的室友,做的是校园服务平台,另一个是来自香港的女生,从自己的交换生经历获得启发,公司做了一个服务交换生的App,并拿到香港政府创业大赛的资助。我对后一个项目比较感兴趣,就和她交流了很多。香港女生比较现实,她十分清楚自己项目的处境,香港本身已经是高度发达的金融城市,人们对新兴互联网的接受很慢,这也是支付宝在香港很难推广的原因之一。另外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她们的项目缺少上下游的支持也很难做大。当问及为什么不推广到大陆市场,iOS App只在香港地区发行时,她说:“担心到大陆市场会被抄袭,现在就没有在大陆推广”。“被抄袭”大概是每个90后创业者都会担心的事情吧,90后创业者的项目大多是来源于好的idea,技术门槛低,在大资本支持下,抄袭者往往可以后来居上。所以,要不被抄袭就得“一声不响地快速占领到巨大的市场份额”,而这又显得很不现实。

互联网的分享模式下,你的idea可以被他人模仿,用来开公司、盈利,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多少中国互联网公司是copy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被抄袭”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事实。Snapchat应该算是社交领域的新秀了,Facebook不甘示弱,开发出类似的产品Facebook Slingshot,可结果如何?Slingshot远没有Snapchat火爆,Facebook30亿美金收购Snapchat被拒,现在Snapchat估值翻了数倍。

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一起唱”CEO尹桑算是90后创业者中做的最早,也算是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个了。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他公司内部邮件中所说是资金链断裂,还是变相裁员的“计谋”,现在还不好说。但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90后创业者除了公司的愿景(vision)之外,快速找到有实力导师(促成IDG投资一起唱A,B轮的都是IDG的李峰)才是关键。有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来投资固然是好,但非基金化的知名天使投资人往往会有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在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要占你20-30%的股份,这是很多创业者所不能接受的。相比之下,IDG、红杉这些基金化的投资机构的条款要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另一方面,红杉这样的投资机构投资理念明确,“先选跑道再看马”,创业者也好根据机构已投的项目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机构。当然,要拿美国这些投资机构的钱,企业的VIE架构也是少不了的。

投资人之外,很多互联网创业都要考虑的是产品推广问题。好的推广可以快速建立品牌效应,才能让用户在众多相近的产品中选中的是Snapchat,而不是Slingshot。当然,社交属性的产品一般都容易传播;O2O一般都靠地推,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聪明点的初创会结合数据分析,分析地推效果,细化服务人群、地推范围;智能硬件的则喜欢搞个众筹,积累些名声。方法很多,但总的原则是在目标用户聚集的地方推广,充分利用互联网分享功能推广。

创业这方面我也是新手,去年上半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UVA的一个朋友合作做了几期微信的线上创业者分享会,请到了一些VC,创业者来谈经验,从中有些收获。这里借Open FIESTA冬令营见到的两位朋友,简单谈谈我的思考,欢迎在下面留言,深入交流。

深圳

深圳这个城市和中国的其它大城市很不一样,它年轻,1980年特区才成立;它包容,是中国少有的移民城市。冬令营期间集体组织discover shenzhen,我们团队一起去了深圳双城展

UABB Shenzhen

老建筑在无声地诉说深圳的历史,远望蛇口码头,又让人深思深圳的未来。五年前,深圳市政府的规划造就了如今的被誉为“创客之都”的深圳,也帮助深圳先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完成产业转型,高科技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深圳的自然环境。现在的深圳市政府在布局未来产业,清华大学也在其深圳研究生院开设海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清华北京本部完全没有的专业方向,就是为了服务未来几年深圳发展海洋科学、海洋经济。当中关村要修7~8千米的创业大街时,我知道,中关村就要被政府玩坏了。总之,在我眼中,深圳是目前最具中国硅谷潜质的城市,希望研究生在深圳能有所作为!

1700张照片

OpenFIESTA 2016 Winter School, Shenzhen from James Carlson on Vimeo.